當地時間昨(22)日,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下稱歐盟碳關稅)草案修正案以 450 票贊成、115 票反對、55票棄權得以通過。
歐盟碳關稅,是針對歐盟外進口的高
碳排放產品,征收額外的二氧化
碳排放稅。據一位相關行業(yè)的人士表示,對于碳關稅正確的理解是,這是歐盟
碳市場的補充;“一外一內”,
碳市場是對歐盟成員國國內高耗能產業(yè)碳排放的管控,碳關稅則是對國外進口產品碳排放的補充條款。
相較之前的版本,這次通過的條款似乎有放寬的部分,比如把正式生效期延長一年至 2027年,但條款更多的是嚴苛的部分。新的機制除要把原來歐洲碳市場所覆蓋的鋼鐵、水泥、電力等行業(yè)納入外,又把氫與氨、塑料、有機化學也同樣囊括中;此外,電力間接排放也皆將被計入。
而這次得以通過,中間波折不少。歐盟碳關稅制度自 2021年推動以來,由于實行難度太大,也存在著種種保護主義、擾亂產業(yè)價值鏈的嫌疑,其實并不被外界看好。不過,目前看來,這項政策現(xiàn)對中國國內產業(yè)的影響還不高,“畢竟還有兩年的制度過渡期。”但在完全生效后,歐盟作為中國的第二大出口地,中國國內的各大產業(yè)(水泥、鋼鐵、塑料、化肥等)一旦有計劃進入歐洲市場,將帶來成本的大額提升。
對此,中國電子訊息產業(yè)發(fā)展研究院在一份報告前表明,方案通過后,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將成為全球第一個以碳關稅形式應對氣候變化的機制,“后續(xù)將對全球貿易產生深遠影響。”
對中國國內而言,目前來看,盡管歐盟的水泥和鋼鐵產業(yè)從中國進口的比例并不大,但這些產業(yè)主要進口地是俄羅斯和東歐。而中國國內是全球最大的鋼鐵、鋁、水泥生產國,有研究稱,碳關稅機制實施之后,這些行業(yè)一旦尋求出口歐盟,額外的
碳稅成本分別將占到出口額的17%、20%、17%、31%,“這并不是一個能被忽視的小數目。”此外,在激進氣候目標的驅動下,歐洲的碳市場覆蓋行業(yè)還在快速擴增。
從這份草案來看,至少碳關稅已經有向下游行業(yè)擴展的趨勢,已把塑料行業(yè)納入了考核。對此,中國南開大學循環(huán)經濟與低碳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王軍鋒表示,“如果再進一步擴展到機電、車輛這部分下游行業(yè),對中國國內產業(yè)的影響是很大的;2021年,機電產品占中國對歐盟出口總額的 59%,中國汽車對歐洲的出口增速也達到了 204%。”
若未來進一步擴展到下游行業(yè),碳關稅生效后,中國國內企業(yè)如果沒有做好全生命周期的
碳足跡追蹤管理,將面臨貨物滯留,無法出口的風險,“而就算做好了,也面臨很大的碳成本。”中國遠景動力執(zhí)行董事趙衛(wèi)軍此前曾指出,“以一個100 度、出口到歐洲的電池包為例,如果按照彼時 100 歐元的歐盟
碳價計算,制造階段的碳排放大概在 5噸左右,出口面臨的潛在碳成本或許在 500 歐元左右。”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