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之前,我國碳排放交易體系主要經歷了兩個階段,階段一是CDM項目階段(2005-2012),階段二是區(qū)域碳排放交易試點階段(2013-2020)。2021年6月隨著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我國的發(fā)展進度正式與歐盟接軌。階段一的主要交易方式是參與CDM項目碳資產一級市場的供應,屬于碳信用。階段二才開始碳市場交易,國內試點城市深圳、上海、北京、廣東和天津于2013年下半年陸續(xù)開始碳排放權交易,湖北和重慶于2014年開展,福建于2017年。除北京外,其他試點城市碳排放權價格在2020年之前持續(xù)下跌,2020年隨著碳排放市場關注度提高,價格開始反彈,2021年8個試點城市的成交均價為32元/噸。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中國試點城市碳排放權成交均價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在總結借鑒試點經驗的基礎上,2017年12月全國統(tǒng)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建設,并于2021年7月16日啟動交易。首批覆蓋2225家電力企業(yè),2022年鋼鐵、有色、石化和化工已經確定納入全國碳市場。生態(tài)環(huán)境部明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交易產品為碳排放配額(CEA)。碳排放配額交易以“每噸二氧化碳當量價格”為計價單位,買賣申報量的最小變動計量為1噸二氧化碳當量,申報價格的最小變動計量為0.01元人民幣。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12月13日是第100個交易日。全國碳市場啟動交易以來,前期保持較高活躍度,7月日均成交量約54萬噸;8月起交易熱度逐漸減弱,8月-10月期間日均成交量約為25萬噸;自11月起,隨著配額核定工作完成,重點排放單位實際配額盈缺情況得以明確,市場活躍度開始回暖,交易量自11月起處于高位,11月日均成交量超100萬噸,總成交量達2300萬噸,超過前四個月成交量總和。市場成交量和流動性上升的同時,交易價格保持小幅波動,近1個月收盤價在42元/噸上下。不過,流動性不足、碳價不具有效性、交易潮汐現(xiàn)象明顯是市場亟待解決的問題。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全國碳市場CEA成交情況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全國碳市場CEA成交均價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我國碳市場的初期類似于歐盟碳市場的第一階段,這一階段配額全部免費發(fā)放,幾乎不產生成本,考慮到我國區(qū)域試點已經運行十年,我國在這一階段時間預計低于歐盟,大概1~2 年。在經歷了1~2 年的適應期后,預計2022年起其他高耗能行業(yè)也逐步納入,這時候我國碳市場進入第二階段,免費配額比例降低至90%,碳交易的作用開始體現(xiàn)??紤]到2030 碳達峰的硬性指標,我們認為在下一個五年計劃初期,我國的碳市場將進入第三階段,免費配額比例進一步下降,碳交易將成為碳達峰的關鍵手段。
從全球碳市場的發(fā)展經驗看,碳金融衍生品市場與碳現(xiàn)貨市場的發(fā)展相輔相成,碳金融衍生品(主要包括碳遠期、碳期權、碳掉期等)對提高碳市場交易活躍度、增強市場流動性、完善價格發(fā)現(xiàn)作用等起到重要作用。以EU-ETS為例,一啟動即為期貨現(xiàn)貨同步推出的一體化市場,初期以碳現(xiàn)貨產品為主,之后不斷向碳期貨產品發(fā)展,2020年歐盟碳期貨交易占總碳交易規(guī)模超90%。由此可見,依托于碳排放權交易的碳金融衍生品,有望迎來發(fā)展新機遇。據(jù)國家發(fā)改委初步分析,按照八大重點行業(yè)測算,若僅以現(xiàn)貨交易(不推行期貨交易),碳交易金額為每年12億到80億元。若引入期貨,交易金額將大幅提升,有望達到600億到5000億元,足見碳期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