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社與能源基金會5月12日聯合舉辦2023年第一期國是
論壇之“能源中國”。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長,國家氣候變化
專家委員會顧問杜祥琬在
論壇上表示,能源轉型是做加法,而非做減法。要構建韌性能源體系,讓化石能源與非化石能源協調互補,先立后破,保證當前和長遠的能源安全。
所謂“立”,即立足當前,多能互補。“一是讓煤電做好發(fā)電主力,利用二氧化碳捕捉和存儲,進行清潔高效改造;二是對煤電進行靈活性改造,讓它支持可再生能源調峰,同時在政策上支持煤炭和
新能源協力轉型。”杜祥琬指出。
他用有序轉型來理解“破”,建議將化石能源“退出”改成“減退”。經濟性、便利性、穩(wěn)定性等優(yōu)點,使得化石能源成為人類能源主角,推動人類由農耕文明進入工業(yè)文明,推動城市化進程。但是200多年來,工業(yè)化進程帶來巨大社會進步的同時,也帶來環(huán)境問題和氣候問題。盡管如此,現在和今后一段時期,化石能源仍然非常重要。
需要將“先立后破”與實現雙碳目標結合起來,靠先立后破來保證現階段能源安全,靠實現雙碳目標保證長期能源安全。杜祥琬直言,“先立后破”方向清晰,但是具有長期性和艱巨性。
如果將化石能源的減退理解為“減法”,那可再生能源則成為能源轉型的“加法”依賴路徑。
由于社會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需求,雙碳目標的實現牽引著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長,而中國的自然資源、技術能力和成本下降又在支撐著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長。杜祥琬稱,對于可再生能源的歷史地位,本世紀初可謂“微不足道”,現在堪稱“舉足輕重”,往后將是“擔當大任”。
談到能源資源稟賦,人們首先想到“富煤、缺油、少氣”,對能源資源稟賦的認識長期以來存在局限性。目前,按照每年儲采量計算,中國化石能源煤炭煤炭儲采比40年,石油儲采比18年,天然氣儲采比30年。非化石能源水、風光、地熱、海洋、核能等,技術可開發(fā)資源量非常豐富。
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續(xù)性伴隨太陽存在而自然存在,量值大小則與技術開發(fā)能力相關。杜祥琬稱,目前,中國水、風、光、生物質等裝機規(guī)模位居世界第一。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發(fā)電裝機達到12億千瓦,占全國發(fā)電總裝機的47%;可再生能源發(fā)電量2.7萬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31.6%,風和光的發(fā)電量首次突破1萬億千瓦時。
豐富的可再生能源是中國能源資源稟賦的重要組成部分。杜祥琬認為,穩(wěn)步地由以煤為主轉向可再生能源為主,是長遠的能源安全之策,也是走向
碳中和的必由之路。中國已經開發(fā)的可再生能源資源不到技術可開發(fā)資源量的1/10,資源基礎豐厚是能源低碳轉型的前提。
以能源負荷較重的東部沿海地區(qū)為例,長期以來形成對外來煤、外來電的依賴,“沒有認識到有豐富的太陽能(7.060, -0.05, -0.70%)可再生能源資源可以開發(fā),中東部要提高能源自給率,這是很重要的戰(zhàn)略思想,對能源資源稟賦的認識是影響能源政策和能源戰(zhàn)略很實際的問題。”杜祥琬表示。
中國東部地區(qū)電力能源來源豐富,資源充足。杜祥琬分析,首先,東部各省是節(jié)能提效先行區(qū),核能發(fā)展優(yōu)先區(qū),海洋能發(fā)展優(yōu)勢區(qū),天然氣LNG進口接收區(qū),同時疊加分布式光伏,地熱、生物質能,工業(yè)余熱、固廢資源化利用等。其次,從能源經濟型來看,通過課題研究發(fā)現,東部地區(qū)自發(fā)電成本低于“西電東送”。
值得關注的是,能源轉型跟能源安全并行不悖。杜祥琬強調,可再生能源資源的利用是可以自我掌控,不依賴于國際地緣政治的變化,有利于能源體系的獨立性和安全性。
總體而言,要把所謂的“不可能三角”變成“可能三角”,才能實現高質量的能源系統(tǒng)。新型能源系統(tǒng)必須滿足三個目標,即在能源系統(tǒng)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保障經濟實現高質量發(fā)展,同時完成
綠色低碳能源轉型的大方向。“碳中和的提出與認知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但也只是里程碑,不是終點。”杜祥琬稱。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